
近日,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管理处新增两件珍贵藏品:一条百余年历史的长条凳和一枚“一品梅”篆刻印章。这两件物品以实物记忆与艺术创作的方式寄托了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缅怀。

长凳为周恩来乳母蒋妈的旧物,由其重孙婿张学良捐赠。蒋妈作为一位勤劳淳朴的劳动妇女,在周恩来童年时期,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与陪伴。她不仅悉心呵护周恩来的饮食起居,更带着他走进田间地头认识农作物,深入市井巷陌了解劳苦大众的生活不易,这份来自底层人民的质朴滋养,悄然埋下了他一生亲民爱民的种子。1904年周恩来随父母迁居清江浦时,蒋妈一同前往照料,此后几年始终陪伴左右。待蒋妈离开周家时,周恩来感念其多年养育之恩,将她日常所用之物部分相赠。岁月流转中蒋家老宅虽已消逝,但长凳在家族代代守护下得以留存,凳身上清晰的“蒋”字印记,成为这段深厚情谊的见证。

近期同时入藏的“一品梅”印章,由淮安市合肥路小学老师李海峰创作。他表示,梅花傲雪凌霜的品格,恰与周恩来总理的崇高风范相契合。他耗费多日精心雕琢这方印章,每一刀都饱含着家乡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思念。
两件藏品的入藏,为旧址增添了可触摸的历史载体,在长凳的斑驳木纹和印章的细腻刻痕中,我们能感受到周恩来总理重情重义、坚韧高洁的精神品格。这些藏品将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励后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田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