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小说鼻祖张宝瑞 捐赠文革手抄长诗《恩来之歌》手稿(组图)
2011-01-07 09:16:00

  1月6日上午,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著名作家、中国流行小说的鼻祖张宝瑞捐赠了自己文革中的手抄长诗《恩来之歌》手稿。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四人帮借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压制广大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悼念。张宝瑞在1976年10日晚9时至第二日凌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挥泪创作了282行的阶梯长诗《恩来之歌》,它是当时最长、对周恩来评价内容最全面,思想性和艺术性很高的一首阶梯式长诗。

  张谨局长在捐赠仪式上讲话

  诗中大胆地嘲讽了四人帮。他在创作长诗《恩来之歌》后,又抄写两份。1976年1月中旬,他带着创作的长诗《恩来之歌》手稿来到正在中央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的朋友柳刚的家里,朗诵后把手稿送给他收藏。当时张宝瑞把另外一份手稿寄给正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上学的哥哥张宝林,另一份手稿拿给表哥姜立忠和工厂的同事高斌侠、范中东等人传阅。1976年3月柳刚因撰写《三言两语-猫与鼠》的杂文,署名“傻青”(谐音杀江青),抨击四人帮,在单位被限制活动;他意识到事态严重,于是把张宝瑞的《恩来之歌》的诗稿和自己写的诗文放进一个牛皮纸口袋交给同事马思泽(马寅初之孙)保管。不久,柳刚被捕入狱,直到1978年12月获得彻底平反。此手稿柳刚一直保存了31年,直到2008年5月才完璧归赵。

  管理局副局长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陈明代表周恩来纪念馆接受捐赠

  张宝瑞1952年8月23日出生在北京,13岁开始文学创作,1968年创作梅花党系列小说《一只绣花鞋》、《太平间的秘密》等,1971年至1973年创作50余万字的中国第一部后现代长篇小说《落花梦》;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主要从事小说、戏剧、诗歌、书画等创作,目前已出版30部著作,其中有26部长篇小说,创作发表的文学作品千万字以上,书画作品700多幅。他是文革手抄本主要代表作家,可以称为中国流行小说的鼻祖。根据他的文革手抄本《一只绣花鞋》改编的26集电视剧《梅花档案》,为中国首部惊竦悬疑电视剧,收视率名列前茅,荣获电视剧风云奖,使中国悬疑小说和影视创作持续出现高潮。

  恩来之歌手稿原件

  今天的捐赠仪式由管理局副局长王旭馗主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金厚勋代表市委宣传部欢迎张宝瑞先生的到来,局长张谨在讲话中对张宝瑞先生的捐赠行为给予了很高评价。江苏省淮安市有关领导、文化界名人杨春林等参加了捐赠仪式。女诗人牛艺在仪式上满怀激情饱含热泪朗诵了长诗《恩来之歌》。

  信息来源:淮安周恩来纪念景区网

作者:江涛、孙联明、张望   编辑:张蕾